封鎖 (網路)

此条目的主題是網站或网络聊天室的管理者對特定用戶剝奪權限的行為。关于政府對網際網路的審查,請見「網際網路審查」。
關於維基百科上的封禁,請見「Wikipedia:封禁方針」。欲報告對維基百科的封禁申請,請見「Wikipedia:封禁申請」。
封鎖,又稱屏蔽、封禁和禁言,指的是在網際網路上透過剝奪使用者的某些權限,來使該使用者的ID或IP無法繼續進行瀏覽網頁或發送訊息的行為,是屬於剝奪一定程度言論自由的行為。
维基百科用户被封禁的通知(英文)
Telegram帐号被限制
目录
1 封鎖的目的
2 法律依據
3 技術
4 影响
5 参见
6 参考文献
封鎖的目的
编辑
封鎖可能有以下幾種目的
避免網站受到破壞:包括垃圾訊息、廣告、筆戰或刪除。
防止特定人士瀏覽:網站的擁有者或管理者不願意某些國家、地區或特定IP瀏覽網頁,對其實行封鎖。
法律依據
编辑
在线平台一般会引用其自定规则来屏蔽用户,如Twitter规则[1]、YouTube 的社区准则[2]、Facebook 社群守则[3]等。
技術
编辑
此章节尚無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影响
编辑
网站应该对对僵尸账号以外的用户尽量慎用封禁。对重度用户进行封禁可能导致公关问题。
参见
编辑
第五权
删帖
平台驱逐
秘密屏蔽
参考文献
编辑
^ Twitter 规则. help.twitter.com.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6) (中文(中国大陆)).
^ YouTube 的《社区准则》. support.google.com.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 Facebook 社群守则:简介. zh-cn.facebook.com.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4) (中文(中国大陆)).